兩歲的莎寶正處於語言大爆發時期
最近只要一起床就嘰哩瓜拉講的不停
爸爸媽媽狗狗貓咪鴨鴨,像隻小鸚鵡!
想起曾有位網友媽媽寫信給莎拉,擔心她的男寶一歲多都還不會說什麼話。
身邊的長輩碎念個沒完沒了,責怪她平日沒多跟寶寶聊天說故事~
萬事有定時阿~~ 定期的兒科檢查都能幫助父母艦定孩子是否有語言遲緩
並非一定是七坐八爬九發牙的步驟ㄚ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連結談論語言遲緩
http://www.kmuh.org.tw/www/kmcj/data/8802/4168.htm
截錄
(五)第一個字:通常是出現在十至十八個月大時,並且先有一般的理解能力後,才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話。(六)呢喃兒語:十八個月大後,隨著肢體動作的成熟,幼兒可以配合著手腳功能一起玩聲音的遊戲,如:一面玩車、一面發叭!叭!。此時大概可利用十至二十個有意義的字來進行多方面的溝通。(七)鸚鵡式學語:兩歲的幼兒開始重覆大人說的話,直至約兩歲半時逐漸消失。(八)語言交談:鸚鵡式學語後減少後,幼兒開始與大人真正的對話,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與經驗的累積,語言能力也急速增加,但由於字彙的缺乏,卻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,有時幼兒便出現發展性的口吃,但只要父母有耐心,同時使用簡短易懂的字眼和不疾不徐的說話速度,以輕鬆的態度面對,給予幼兒一個好的典範,一般來說,七歲以前講話不流利仍算是正常的範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連結談論正常語言發展
http://yuyanfachan.myefolio.com/2_3
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有以下的情況,請詢問你的兒科醫生或語言治療師的意見:
- 用少於50個不同的單詞
- 不明白別人對他/她說的是什麼
- 不能維持互相交流或者有簡單的對話
- 在玩耍的過程中不能模仿社會行為